成年人發低燒,一般指的是腋窩體溫在37.1-38℃之間。此時可以服用一些清熱解毒,退熱的中成藥來進行治療,例如柴桂退熱顆粒、瓜霜退熱靈膠囊、雙黃連口服液等,都有比較好的退燒、清熱的功效。如反復低燒建議完善檢查,明確病因,因為引起低燒的原因比較多,比如感染性的低燒、非感染性的低燒等。
1、感染性的低燒,常見的病原菌有細菌,病毒等感染,細菌中尤其是結核菌最為常見。如果考慮低燒是由于一些感染導致的,還要進行相應的抗感染治療。例如如果有細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或者是泌尿系統的感染,可以服用一些阿奇霉素或左氧氟沙星等藥物來進行治療。病毒感染引起的低燒,可能要服用磷酸奧司他韋或者是阿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來進行治療。
2、非感染性的低燒,包括風濕免疫類疾病,這一類的疾病多數情況下可以表現為發燒,同時會伴有相應的臨床癥狀,一般需要通過自身抗體、免疫球蛋白,以及類風濕因子等檢查來幫助確定診斷。功能性低熱患者一般表現為長時間的低熱,可以見于感染后的低熱,也可以見于其它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導致的低熱。這種功能性的低熱,診斷時需要首先除外器質性的疾病。
發熱的患者相對正常人,機體代謝更加旺盛,消耗能量相對更多,因此需要注意補充營養,應盡量選擇高蛋白、高熱量、高維生素的飲食。同時低燒后,患者往往因各種原因食欲不佳,因此建議選擇清淡、有味、易消化的食物,可以少量多餐。如果平時出汗較多,還應多飲水,以補充水分,防止虛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