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心衰和右心衰在病因、發病機制、臨床特點上存在區別。
病因:
引起左心衰的病因多為高血壓心臟病、風濕性心臟病、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、快速大量輸液、心臟外傷等。引起右心衰的病因多為肺源性心臟病、肺動脈高壓、肺栓塞或繼發于左心衰而來等。
發病機制:
左心衰發病機制為血漿在較短時間內滲入肺間質及肺泡內,從而導致換氣功能障礙,患者常表現為以咳嗽、咳痰、呼吸困難、缺氧、肺部濕羅音的表現。右心衰發病機制包含多種神經內分泌因子導致右心室重建,引起右心室心肌肥厚,心肌纖維化形成,右心室擴張。此外,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反應的持續存在,導致心肌細胞大量死亡,右心功能下降。
臨床特點:
左心衰臨床特點表現為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,嚴重者可見端坐呼吸、面色發紺、有哮鳴音、大汗、咳粉紅色泡沫痰,甚至出現意識障礙。雙肺底可聞及較多濕羅音,心率快,聽診可聞及奔馬律。右心衰臨床特點表現為呼吸困難、肝淤血、消化道癥狀、胸腹腔積液、心悸等。查體可見右心擴大、肝臟腫大、肝頸靜脈征陽性、水腫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