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腹瀉是臨床上很常見,它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癥狀的一組疾病。小兒腹瀉的主要特點是大便次數增多變稀,同時還有腹痛,嘔吐,發熱等癥狀。飲食不當,氣溫突然變化,病毒和細菌感染都可以引起小兒腹瀉。冬季的小兒腹瀉絕大多數都是病毒感染引起來的,比較常見的有輪狀病毒,星狀病毒,柯薩奇病毒等等。
小兒腹瀉
概述:
對癥用藥建議:
小兒生長發育迅速,對營養物質的需要量比較多,孩子尤其是小嬰兒的食物以液體為主,食量比較大,胃腸道負擔比較重。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量都比較少,酶的活性比較低,消化功能比較差,腸道的消化吸收和免疫功能都比較差,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發生感染,發生腹瀉。腸道的壁比較薄,屏障功能差,腸內的毒素,消化不良的產物都可以都會黏膜進入體內,一旦發生感染,容易引起明顯的全身癥狀。六個月到兩周歲的嬰兒腹瀉的發病率比較高,它是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,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孩子一旦發生腹瀉,應當積極的治療。感染癥狀比較重的,可以選擇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藥。腸黏膜保護劑,比如蒙脫石散,可以吸附腸道內的病原體和毒素。急性腹瀉的孩子可以口服葡萄糖酸鋅口服液,有利于縮短腹瀉的病程。腹瀉嚴重的或者嘔吐比較重的,應當積極的輸液,補充水和糾正電解質的紊亂。
飲食注意:
1、可以進食的孩子可以基本上保持原來的進食習慣,但是量要減少,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暫時不要吃。
2、正在吃母乳的孩子應當繼續保持母乳喂養,減少輔食的攝入。
3、養成好的衛生習慣,孩子的奶瓶、玩具等,經常的清洗消毒。
4、在輪狀病毒流行的季節里,可以試著接種輪狀病毒疫苗。
以上內容僅供參考
為你推薦
-
什么是小兒腹瀉兒童腹瀉病,并不是單一的疾病,是由多種因素、多種病因引起的,一類型的疾病。腹瀉,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的增加,和大便性狀的變稀,這兩方面都可以叫腹瀉。腹瀉并不是單一的因素,它有感染性的因素,和非感染性的因素。感染性的因素,平常感染了病毒、細菌、真菌和支原體,包括寄生蟲,都可以引起腹瀉。非感染性的因素,比如吃多了消化不良,也可以引起腹瀉,比如對乳糖不耐受,也可以引起腹瀉,比如天氣變涼了。我們也由于胃腸蠕動增加,也可以出現腹瀉,天氣變熱了,體內的消化酶分泌得少了,消化功能不好,也可以引起腹瀉。根據他的病程,可以分為急性腹瀉,遷延性腹瀉和慢性腹瀉。根據他是否有脫水的癥狀,有輕型的腹瀉和重型的腹瀉,也許輕型的腹瀉,只需要吃藥就可以,重型的腹瀉可能要去醫院。腹瀉病是兒科最常見的病,尤其是兩歲以下的孩子,所以一定要重視兒童腹瀉病。01:41
-
小兒腹瀉治療原則腹瀉病的治療是綜合的治療,它的原則:第一,合理的飲食。腹瀉病的孩子由于營養的缺失,疾病的消耗,需要更豐富的營養。所以這類孩子不建議禁食水,他應該繼續目前的豐富的、營養的食物,不限制他的食物的種類、數量,也不限制他飲水量。第二,預防和糾正脫水。腹瀉,我們會給他口服補液鹽3,多次飲用,這樣可以達到預防脫水的目的。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脫水,然后又不能禁食禁水,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帶他到醫院去糾正,輸液來糾正脫水。第三,合理的藥物治療。腹瀉的孩子往往會吃到一些藥,蒙脫石散、益生菌等等。我們根據藥物的說明書,進行合理的用藥。第四,預防并發癥。腹瀉的孩子往往會容易出現脫水,和電解質的紊亂。我們一定要積極地飲水、喝口服補液鹽等等,來預防他脫水的并發癥。對于感染引起的腹瀉,可能會出現膿毒癥,會出現敗血癥,我們可以對應的應用相應的抗生素的治療。02:10
-
小兒腹瀉生理性腹瀉小兒生理性腹瀉,一般是發生在六個月以內的嬰幼兒,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,一般是由于小兒時期,胃腸功能發育并不完善,給予一些超能量的食物,他的胃腸功能就不能承受,就會出現脾胃功能消弱的一些現象,比如,他本身就是乳糖缺乏者,給乳糖比較高的奶粉或者是母乳,他就可能會出現不耐受,從而出現腹瀉。但是這種情況,如果不影響患者的生長發育,不影響他的食欲,一般變換他的食物,就可以改善,或者是到六個月以后添加輔食,腹瀉的癥狀就很快得到改善,一般這種情況,不需要藥物來治療,即便是有些藥物的治療,它效果可能也不會很理想,臨床上的生理現象的腹瀉,一般是不需要治療的,家長也不需要著急,如果患兒沒有異常的變化,精神狀態好,不影響發育,沒有嘔吐、腹瀉,這些都是不用太著急的,通過飲食的改善就可以自愈。語音時長 1:33”
-
小兒腹瀉思密達思密達也叫蒙脫石散,是一種緩解小兒急慢性腹瀉的常用藥,用于食道,胃,十二指腸等疾病引起的相關疼痛癥狀的輔助治療。他可以和媽咪愛一起治療小兒腹瀉癥狀,具體的用量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來詳細咨詢醫生。孩子腹瀉雖然不是什么大問題,但是去醫院看醫生比較好,畢竟孩子都是大人的心頭寶,不可以盲目的用藥。小兒腹瀉要從飲食上注意,不要吃寒涼的食物,比如說水果、飲料等食物,本身腸胃就虛弱,最好是喝小米粥,不要喝大米粥。大米屬于陰性食物,小米屬于陽性食物,喝小米粥是暖胃的,也是養胃的,還有豐富的營養成分,可以滿足身體的營養補充。腹瀉最好去醫院看醫生不要盲目的用藥。語音時長 1:24”
-
秋季小兒腹瀉小兒秋季腹瀉,是指發生在10---11月份這個季節的腹瀉,發病年齡以6個月---3歲最多見。秋季腹瀉的病原體有輪狀病毒、ECHO病毒、柯薩奇病毒,引起秋季腹瀉的主要禍首是輪狀病毒,尚無針對輪狀病毒的特效藥。秋季腹瀉在臨床上有三大特征,即感冒、嘔吐、腹瀉。
-
小兒腹瀉可以用小兒腹瀉貼嗎病情分析:小孩腹瀉貼主要是治療小兒腹瀉輕型的患者,它主要是通過局部穴位的貼敷,能夠通過透皮吸收以及經絡的調節來調節胃腸功能。對于小兒腹瀉患者嚴重時可服用思密達和金雙歧桿菌來進行調理。有些患者也可以通過腹部按摩來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。意見建議:小兒腹瀉患者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嚴格控制飲食,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,要注意腹部保暖,多吃一些米湯、稀粥、面條等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。
-
小兒腹瀉癥狀小兒腹瀉時排便的次數和大便的形狀和平時不一樣,一般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每天的排便次數是一至二次,一般嬰兒時期大便就基本成型,如果健康出現異常,比如大便變稀,變成黏液狀或者排便次數明顯增減,就認為出現了腹瀉。導致小兒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種:細菌感染和病毒引起的腸炎都能導致小兒腹瀉;還有就是孩子消化不好引起
-
秋季小兒腹瀉這種疾病的患兒常常是因為病毒感染,經過兩三天的潛伏期之后,突然開始發病,癥狀也比較典型;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并接受治療。這種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,黃色水樣便,無黏液和膿血,腹瀉次數超過5~10次/日。其中大多數伴有發燒,體溫為37.9至39.5°C。一部分患者會患有早期呼吸道癥狀。其他相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