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濕病一般沒有簡單的治療辦法,由于風濕病種類繁多,多為慢性疾病,患者明確診斷后應盡早治療,以達到保持關節、臟器功能,緩解癥狀,提高生活質量,改善預后的目的,臨床常通過應用藥物的方法治療,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、糖皮質激素、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、生物制劑等。
1、非甾體類抗炎藥:
該類藥物具有抗炎、解熱、鎮痛的效果,可用于緩解風濕引起的關節腫痛等不適,但不能控制原發病的病情進展。常用的藥物有阿司匹林、布洛芬等。
2、糖皮質激素:
該類藥物具有強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,因而被廣泛用于治療風濕性疾病。常用的有可的松、地塞米松等。
3、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:
該組藥物的共同特點是具有改善病情和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,可以防止和延緩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節骨結構破壞。常用的藥物有柳氮磺吡啶、硫唑嘌呤等。
4、生物制劑:
如利妥昔單抗、阿巴西普等。這類藥物是利用抗體的靶向性,通過特異地阻斷疾病發病中的某個重要環節而發揮作用。
必要時還可根據醫囑使用硫酸軟骨素、別嘌醇等藥物,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。除上述藥物治療外,靜脈輸注免疫球蛋白、血漿置換、血漿免疫吸附等也有一定的療效,常作為藥物的輔助治療。必要時,對于關節、軟骨等病變嚴重者,還可進行滑膜切除術、關節矯形術、關節置換術等外科手術治療。
建議患者日常嚴格遵醫囑用藥,戒煙戒酒,定期復查,不亂用保健品,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等,也有助于促進疾病的康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