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腸炎的臨床表現一般有里急后重、排便疼痛、便血等。
直腸炎可能是感染、放射治療、異物損傷等導致。患病后會因為直腸壁受到炎癥刺激而出現肛門墜脹感,并且會出現頻繁的便意,排便后會有不盡感,還會使直腸壁黏膜充血、腫脹,在排便時出現明顯的疼痛。甚至會因為大便在排出的過程中刺激直腸壁而引起血管破裂,出現直腸出血的現象,血液和大便混合后還會引起便血。除了以上臨床表現外,也可能會出現腹瀉和便秘交替的情況。
需要及時就醫,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美沙拉嗪腸溶片、柳氮磺吡啶腸溶片、醋酸潑尼松片等藥物治療,能夠控制炎癥病變。如果是感染導致,還可以遵從醫囑服用阿莫西林膠囊、紅霉素腸溶片、頭孢呋辛酯片等藥物治療。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注意飲食,不可以吃辛辣和油膩的食物,比如辣椒、咖喱、肥肉等,也不可以暴飲暴食,還需要適當的增加鍛煉,注意腹部的保暖,對病情恢復有一定的幫助。患者在治療期間必須遵從醫囑足量、足療程用藥,不可以擅自調整藥量,以免對病情恢復產生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