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核性胸膜炎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癥,其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、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等多方面結果。
臨床表現是診斷的重要依據。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熱、盜汗、乏力等結核中毒癥狀,并伴有胸痛、呼吸困難等胸膜受累表現。這些癥狀的出現,尤其是胸痛與呼吸運動密切相關時,應高度懷疑結核性胸膜炎。影像學檢查在診斷中起著關鍵作用。X線胸片可顯示胸腔積液或胸膜增厚等征象,CT檢查則能更準確地評估胸膜病變的范圍和性質,以及是否合并肺內結核病灶。實驗室檢查對確診至關重要。胸腔積液的常規分析可幫助鑒別積液性質,若積液為滲出液且以淋巴細胞為主,則支持結核性胸膜炎的診斷。結核分枝桿菌的培養和PCR檢測,雖耗時較長但具有確診價值。結核菌素試驗、γ-干擾素釋放試驗等免疫學檢查也有助于輔助診斷。
在診斷過程中還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癥狀的疾病,如肺癌、肺炎等。治療結核性胸膜炎通常采用抗結核藥物聯合方案,如異煙肼、利福平、吡嗪酰胺等,以確保治療效果并減少耐藥性的產生。對于胸腔積液較多的患者,還需進行胸腔穿刺抽液以緩解癥狀。結核性胸膜炎的診斷需綜合多方面信息,確保準確及時,為患者的治療提供有力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