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息肉的癥狀一般有排便習慣改變、腹痛、腹瀉、便血、體重下降等,患病后應及時就醫。
1、排便習慣改變:
腸息肉是異常增生的組織,是腸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,通常與遺傳、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。患病后腸道黏膜處于充血、水腫狀態,腸道受到炎癥刺激,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排便次數增多、總想排便等癥狀。
2、腹痛:
隨著息肉組織在腸道中持續性的增長,可能會導致腸梗塞、腸套疊,此時腹部會出現持續性的疼痛感。
3、腹瀉:
腸息肉容易使腸道消化功能異常,導致腸道蠕動增快或減慢,還可能會導致腸道出現炎癥反應,因此患者會出現腹瀉的情況。
4、便血:
如果患者的大便比較干燥,在經過腸息肉時,有可能會刮傷息肉上的黏膜組織,從而引起破損出血,排大便時可能會帶有暗紅色的血跡。
5、體重下降:
腸息肉可能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吸收功能,妨礙人體對營養的吸收,因此會出現體重下降的情況。
如果出現上述不適,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內鏡下黏膜切除術、微創手術等方式將息肉切除。手術后要注意多休息,避免重體力勞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