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常情況下,腸梗阻并不存在10大表現。腸梗阻的表現一般有腹痛、嘔吐、腹脹、停止排氣排便、水電解質紊亂等。出現了這些癥狀時,建議及時就醫。
1、腹痛:
患有腸梗阻時,會使腸管發生血運障礙,腸壁缺血、壞死,引起腹痛。疼痛發作時,患者會感覺腹部一陣一陣的劇痛。
2、嘔吐:
腸梗阻發生時,腸內容物無法正常通過梗阻部位,導致梗阻部位上方的腸管內液體和氣體不斷積聚,隨著積聚的腸內容物越來越多,胃腸道內的壓力逐漸升高,就會引發嘔吐反射。
3、腹脹:
發生腸梗阻時,由于整個大腸和大部分小腸都可能會積氣、積液,腹脹會非常顯著,患者的腹部會像鼓一樣膨隆。
4、停止排氣排便:
在腸梗阻早期,尤其是不完全性腸梗阻時,患者可能會有少量排氣或排便。因為不完全性腸梗阻時,腸內容物仍可部分通過梗阻部位。隨著病情的發展,如果梗阻沒有得到緩解,最終會出現停止排氣排便的情況。
5、水電解質紊亂:
由于嘔吐和不能正常進食,患者會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,如鈉、鉀、氯等。同時,腸管內的液體不能被吸收,也會導致體內液體分布異常,這種情況會引起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,使患者出現乏力、心律失常、嗜睡等癥狀。
患有腸梗阻時,應根據具體病情,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,如胃腸減壓、灌腸、手術等,以解除梗阻,恢復腸道通暢。術后需要每天使用碘伏對創口部位進行消毒1~2次,有利于預防感染和促進傷口愈合。